财富 汽车
首页 > 汽车 > 聚升号 > 正文

汽车人物专访:大众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二)

2018-12-12 来源:对话车生活     

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让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

茄海涛:以前拥有一辆汽车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物,但是改革开放的40年让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

张绥新:是的,1978年,汽车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是难以想象的。一直到1984年上海大众(以下称为“上汽大众”)成立之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轿车生产,至少是没有现代化意义上的轿车生产。1978年,当时的机械工业部部长带着一个代表团来到大众,开启了大众与中国的最早接触。改革开放以后,轿车消费得到了释放,大批的以日本车为主的进口车进入中国,经过统计,进口这些车所花的外汇完全可以建造一个甚至几个汽车厂,所以之后国家就有了与国际上成熟的汽车厂家合作在中国生产轿车的想法。最终经过多方谈判,大众答应了全部要求,听取各方意见,最后确定生产桑塔纳,开始了上汽大众的历程。


 

二、您加入大众集团负责中国业务的时候,中国汽车工业处于什么状况?

茄海涛:当时我国的经济体量处于起步阶段,生产的汽车如果在市场上的接受度很低怎么办?

张绥新:当时一开始的时候没有汽车市场,生产出来的汽车都是作为生产资料,通过国家的物资系统分配下去的。后来国家物质系统在随着改革开放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之后才形成了轿车市场,轿车开始进入百姓家庭。

茄海涛:您加入大众集团负责中国业务的时候,中国汽车工业处于什么状况?大众跟中国的合作初期又经历了什么?

张绥新:我入职大众时,上汽大众已经成立并投产,大众在中国的第二个项目正在进行,即一汽-大众已经进入最后谈判阶段,当时最大的课题就是如何消化一汽之前向克莱斯勒购买的488发动机生产线,经过技术攻关,问题最终得到解决,最早在一汽-大众生产的奥迪100搭载的就正是488发动机,这是一汽-大众的历史起点。

三、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初期,德国对中国的合作更加重视,给予了很多支持是吗?

茄海涛:我觉得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初期,相比其他的国家,德国对中国的合作更加重视,给予了很多支持,才有了今天大众在中国的成长和销量。

张绥新:这其实是大众的一种哲学理念。大的跨国公司始终存在战略上的选择,就是在全球各个不同的市场,是选择本土化还是强调全球化?大众始终有一种理念: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有自己独特文化传统的国家,仅靠进口车是不可能真正取得成就的,只有扎根这个国家,成为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地理解客户,理解市场。我们基于这样的一种理念,毫不犹豫地来到了中国。

茄海涛:是的,可以说一汽大众的组建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过程中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将继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好的,感谢张总,明天我们会继续有请您来和我们分享您和大众汽车的故事。

责任编辑:汽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