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 汽车
首页 > 汽车 > 资讯 > 正文

鼓励政策有望推出 汽车消费将指向农村市场

2019-01-11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崔小粟    

1月9日,汽车板块涌现涨停潮。消息面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近日表示,2019年将制定出台促进汽车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业内人士指出,政策指向农村市场,利好中低端为主的自主车企。预计2019年鼓励消费的政策落地后,车市整体销量增长可转正。

指向农村市场

截至1月9日收盘,汽车板块涨幅为1.73%,力帆股份、海马汽车、众泰汽车、金杯汽车、浙江世宝、猛狮科技等多家公司涨停;长城汽车A股涨停,H股大涨近13%。

宁吉喆指出,2018年汽车市场规模接近3000万辆,但市场仍然有潜力,支持居民合理消费、绿色消费、升级消费。汽车已经从城市进入乡村,考虑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消费。

中信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陈俊斌指出,结合宏观经济压力,目前汽车行业确实存在出台消费刺激政策的可能。由于汽车渗透率的提升以及销量基数的抬升,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此轮如果推出刺激政策,类似2012年的节能车补贴或汽车下乡补贴的政策概率更大。

招商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汪刘胜认为,本轮汽车产品消费措施明确指向继续提升和挖掘农村市场需求。不同于以往,本次实施政策预计将考虑经济带动及财政负担等问题。

假设政策支持鼓励农村地区和部分落后城镇消费者购买1.6L及以下排量车型,每辆补贴2000元至5000元,以6亿人口计算,涉及销量约1000万辆,年补贴额或将达到300亿元。

根据中信证券研究所统计测算,2018年二线及以下城市汽车销量下滑严重,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的同比减幅分别为-4.2%、-8.2%、-3.8%,整体表现较差。五线城市的同比降幅则达到-6.6%。

汪刘胜称,2018年二线以下城市销量下滑严重,但实际需求旺盛。政策利好中低端为主的自主车企,预计2019年鼓励消费政策落地后,车市整体销量增长可转正。

边际效应递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1月,全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3.9%,连续五个月同比下滑。1-11月,全国汽车销量2542万辆,同比下降1.7%。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预测,2018年汽车销量增长率为负几成定局,跌幅可能扩大至3%。

同时,新的购置税法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汽车购置税税率维持在10%不变。此前行业“热切期待”的汽车购置税减半愿望落空。

不过,中国汽车市场长期仍具有巨大潜力。相关数据测算,目前全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160辆左右,相当于美国上世纪30年代的水平、日本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挖掘细分市场潜在需求,成为当前提振汽车消费的重中之重。

产业政策方面,2009年-2010年,推出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以旧换新三项叠加优惠政策;2015年-2017年,在提振内需背景下推出“购置税优惠”政策。

梳理前两轮政策的效果,消费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受2009年的政策持续推动,随后一年国内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达53%。而2015年政策对基本面以及相关股价的刺激明显减弱。国内汽车产销再次出现连续三个月负增长。

专家指出,随着市场的发展与成熟,第二次购置税优惠政策带动能力明显下降,节能补贴的拉动效果也不明显。市场更看重企业自身的车型周期。

新能源车潜力大

受多重因素影响,2019年车市将面临不少挑战。一方面,国内汽车市场已进入长期低增长阶段。业内人士预计2019年全年汽车销量与2018年持平。同时,在合资股比放开的大背景下,整车企业自主品牌来自于外资品牌的竞争压力将增大。

实际上,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等细分市场仍然有很大挖掘潜力。中信证券认为,新能源目前占乘用车的比重仅3%,预计未来有望达到30%以上,将是下一个快速增长的蓝海。2018年是新能源乘用车的元年,好的车型陆续推出,有望真正突破限牌限号城市需求,实现好产品供给创造需求。预计未来3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复合增速在50%以上,能够率先推出爆款新能源乘用车的企业将明显受益。

天风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邓学指出,目前整个汽车板块处于弹性阶段,汽车个股陆续进入业绩拐点和估值见底。从企业角度看,小品牌经历了两年左右的去库存,大品牌半年至一年的去库存,2019年整车企业整体处在主动去库存的尾声,被动去库存的初期。在去库存的过程中,企业基本从盈利高点向低点转化。预计2019年年中,汽车销量增速将由负转正,也可能提前一个季度,应关注企业业绩拐点。

财通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彭勇认为,可选消费品和耐用品的属性决定了汽车销量及增速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点。保有车寿命、换车周期和消费者对经济的预期都会带来这些波动。未来几年汽车年复合增速可能只有2%-3%,但年度增速波动仍会不小。由于研发周期长和消费者喜新厌旧,汽车制造企业销量会随着自身产品周期波动。若推出的新产品比较匹配消费者,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若企业自身新产品周期与行业景气度复苏周期同步,将会带来“共振”,业绩增长幅度将较为可观。

责任编辑:汽车组
精彩推荐
热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