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加速复工直面新挑战
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仍未终结,在继续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有序恢复生产、经营,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也刻不容缓。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汽车产业,在车市下行的大背景下,如何应对疫情叠加带来的挑战?
2月19日,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工人在总装车间内作业。近日,整车年产量超100万辆的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正有序组织11家整车企业和3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记者 刘坤 摄
复工复产进行时
2月17日,湖北省以外的绝大部分车企悉数开工。事实上,除开生产救护车等特种车辆的车企早在春节期间就已开工外,2月10日已有部分车企复工,不过都相当低调。
2月10日,上汽集团官方发布消息称,上汽旗下部分企业在当天正式复工。据悉,上汽集团旗下复工企业主要位于上海地区,其中包括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延锋、上海汇众、安吉物流等。与上汽集团同为第一批复工车企的广汽集团,则在2月10日复工后,于2月17日开始陆续复产,其中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乘用车、广汽新能源、广汽菲克广州工厂正式复产。
广汽丰田等品牌的部分4S店也陆续恢复营业。为了提供安心的购车用车体验,这些4S店均采取了每日定时消毒、展车和试驾车高频次消毒,销售顾问均佩戴口罩、持有健康检测合格证明方能上岗等措施。
据了解,陆续公布复工的车企普遍在2月10日和2月17日两个节点。根据中汽协公布的信息,2月10日前复工比例仅占4.4%;至2月12日,该协会调研的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复产,占比32.2%。“至于何时全面复工要到2月24日前后再看。”中汽协相关人士透露。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作为我国汽车及工业制造业大省,湖北省2019年汽车生产量高达224万辆,占全国汽车生产总量的8.8%。而作为此次疫情风暴的中心地带,湖北企业相比其他地区企业在复工复产上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与汽车业的低调谨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市场对于车企复工复产的热情反应。2月17日,A股汽车制造板块收盘上涨3.28%,飘红的企业达到135家,其中北特科技、长安汽车等5家企业出现涨停,广汽集团收盘上涨6.98%。而港股汽车板块也表现活跃,收盘时广汽集团涨超7%,比亚迪股份则以上涨1.46%报收。
资本市场的反应还源自政策的向好。此前一天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指出: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汽车产品作为老百姓生活质量升级的重要象征,在当前形势下应该鼓励消费。
广东佛山等城市迅速跟进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举措。2月16日,佛山市宣布《促进汽车市场消费升级若干措施(试行)》3月1日实施,成为首个落地促进汽车消费的城市。具体刺激政策的核心内容为:佛山号牌车主凭旧车售卖发票或汽车报废注销证明购买新车,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对同一消费者一次性购买5台及以上的大、中、重型客运、载货汽车(车辆单价不少于50万元),每辆车给予5000元补助;消费者购买新车,每辆给予2000元补助等。
三大挑战考验车企
尽管在政策以及资本市场的鼓励下,车企复工复产的意愿增强,但疫情之下仍要直面三大挑战。
首先是人员紧缺。受疫情影响,人员流动受限,很多车企员工不能按时返岗,这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可谓“致命伤”。
其次是防疫物资、防疫监控压力大。防疫物资采购、隔离区设置管控、员工餐食供应、入厂测温消杀……这些都是疫情之下复工复产必须增加的环节,对于车企而言,不仅增加了成本,更加大了管理难度。
与此同时,车企还面临着产业链未能全面复工的困境。“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不复工的话,我们就没法全面复工。”国内某大型车企负责人表示。
为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上海、苏州、厦门、青岛、杭州、嘉兴、义乌等地政府对复工人员提供包车包机或现金奖励等。例如吉利汽车所在地浙江台州,当地政府大手笔派出千辆定制包车赴河南、贵州等地,接员工返岗返工。“在这样的时候派出包车接员工返岗,真是雪中送炭。”吉利路桥基地副总经理罗岩斌说,“我们迫切希望能复工复产,现在政府派出的专车帮助解决了员工返程难、用工难的迫切问题,同时还消除了员工在行程中的疫情隐患。”
至于防疫物资和产业链挑战,一些车企正在酝酿自己投产防疫物资的生产线,给自家企业和更多的供应商解决防疫物资短缺的问题。“只能向紧缺的零部件供应商提供防疫物资,帮助他们复工,从而恢复我们的部分生产线。”上述车企负责人说。
疫情考验下,先期建立智能化工厂的车企优势凸显。长安、金康两家车企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智慧工厂”早已复工复产。据长安汽车两江二工厂负责人介绍,该厂运用700多台机器人,自动化率达90%以上,比传统汽车制造工厂减少操作工人56%;部署了工业物联网平台,每天采集制造数据5000万条,还可对设备运行实时监控并预警。毋庸置疑,智能化工厂能提升生产工艺和效率,显著减少工人使用数量,降低劳动力成本,而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由于避免了工人扎堆,减轻了疫情防控压力,复工复产的优势明显。
在“危”中寻见机会
中汽协判断,此次疫情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情况影响巨大,行业产销将会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疫情结束后,抑制的消费需求将会在短期内得到释放,汽车市场将会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但全年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
不可否认,对汽车业而言,疫情是重大危机考验,但某种程度上也蕴藏着新的机遇。比如车联网技术在战“疫”中得到长足应用,令汽车“新四化”中原本进展最慢的“网联化”意外提速。在江苏南京、苏州、无锡等地,车联网数据平台、AI识别分析、V2X等技术频频亮相于疫情防控战中。春节期间,南京三宝科技自主研制的江苏省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已在江苏4万多台“两客一危”车辆上进行装备,可实现驾驶员驾驶行为、道路信息和乘客信息的全面监测。“相信2020年,车联网技术将不断向产业化落实,实现规模化发展。”江苏省工信厅产业转型升级处处长卢载贵说。
此外,在“新四化”之外,“健康化”或许也将成为汽车新的发展方向。在吉利汽车宣布先期投入3.7亿元启动具备病毒防范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车”的研发工作之后,华晨集团与东软两家企业宣布联手,加速推进“云医随行”智能健康座舱服务系统的前瞻技术研究,打造未来健康出行第三空间,不仅关注“车内环境优化”,还能进行“健康体征监测”与“人性化服务”。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曾表示,随着连续两年汽车销量下滑,我国汽车市场逐步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型,其中车市下行最大的问题之一是首购比例下降快,对车市支撑力不足。崔东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疫情暴发导致公共交通暂时停止运营会加大消费市场对私家车的刚需,推动无车用户购买车辆,从而促进首购群体购车。而在去年市场占有率出现大幅下滑的自主品牌因高性价比成为首购群体选购的主力车型。“入门级消费者购买力相对不强,往往会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车型,自主品牌作为首购占比较高的车型,多年深耕低线级城市,能够较好地抓住用户消费诉求,推出的购车方案也接地气。现阶段自主品牌库存也较为充裕,在车辆供给环节有一定优势。”崔东树说。
值得注意的是,中汽协预计,汽车产业的刺激政策今年有望进一步加大,或将围绕四点展开:鼓励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尤其是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车辆;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技术含量高的汽车产品消费:能耗低、排放低、智能网联车型等;针对医务工作者、军人等特定人群的更大力度补贴措施。
“国家相关部门、各地政府相继快速出台的经济保障政策将有效为企业减负,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汽车行业一定能共克时艰,尽快恢复生产,逐步实现行业经济运行正常化。”中汽协相关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汽车组热搜资讯
-
1
电动屋品牌年内交付量有望破千 2022年实现盈..
12-29
-
2
集度汽车:未来将推出汽车机器人
12-29
-
3
四城三日大定订单突破2000台,AITO问界M5真的..
12-29
-
4
2021(第十六届)中国汽车金扳手奖评选榜单揭晓
12-29
-
5
15年筑梦育人 “雪佛兰·红粉笔”持续助力乡村教..
12-31
-
6
全系增配焕新 全新奥德赛售价23.58万元起
12-29
-
7
江淮汽车回应与华为合作造车:目前没有,未来不..
12-29
-
8
【财富评测】比亚迪海豚冬季实测:e平台3.0打破..
12-27
-
9
发改委: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取消乘用车..
12-28
-
10
2022款奥迪A7 Sportback:在潮流中演绎唯美极..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