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审批重启?
一个月前,国家发改委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让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不安。
近日,《征求意见稿》正式截止对外征求意见,难道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牌照的审批大门将重启?
“我们从未对外宣布过‘暂停’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生产资质发放。”8月1日,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在接受NBD汽车采访时称,该《征求意见稿》是针对旧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规定》进行修改。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看来,该《征求意见稿》就是为解决新建纯电动企业生产资质问题制定的。如果该政策一旦正式实施,新能源汽车的投资项目核准审批将有望重启。
新规实施时间尚不确定
根据国家发改委此前发布的消息,《征求意见稿》将于8月4日截止对社会公众意见的收集。不过,据上述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征求意见结束后,将针对收集的意见进行修改并提交审议,至此才可正式对外发布实施。”
而对于具体发布日期,上述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现在还不能确定。”
据了解,从2016年3月17日北汽新能源拿到首张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截止目前,国家发改委共发放了15张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牌照。此后,再未有任何一家车企收到过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牌照。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政府的目标是想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好、做大,而不是鼓励一些小规模的企业一拥而上。”许海东认为《征求意见稿》出台后,将对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猛势头进行制约。
没资质不耽误造车
事实上,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审批“暂停”后,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之间的合作正日益紧密。
继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后,今年4月,奇点汽车与北汽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计划通过北汽新能源代工生产奇点车型;今年7月,拜腾汽车也与一汽集团签署了产业链深度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合作探索。
“加快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之间的合作,正是‘暂停’发放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意图之一。”许海东说。
目前,造车新势力们并没有一味坐等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重启”,而是一边“排队”等审批,一边另辟蹊径、寻求突破。
如,威马汽车和电咖,均通过购买“资质”,实现生产和销售。2018年初,威马汽车将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收入囊中,借该公司的生产资质在温州的自建工厂进行车辆生产;今年7月初,电咖汽车宣布通过收购西虎汽车而获得了SUV生产资质。
由此不难看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暂停”发放不仅加速了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之间的合作,还推进了汽车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
事实上,7月4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就明确鼓励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许海东表示,“兼并重组并不是鼓励企业分散建设,而是鼓励汽车行业集中发展,避免低水平企业的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责任编辑:汽车组热搜资讯
-
1
首批纯电动乘用车能效分级测评结果出炉
04-11
-
2
智驾险:从“附加”到“标配”还有多远
04-11
-
3
广汽集团3月汽车销量17.39万辆 环比增长76.2%
04-11
-
4
奇瑞集团一季度累销汽车62万辆,同比增长17.1%
04-11
-
5
一汽丰田3月销售新车超7万辆 同比增长22.3%
04-11
-
6
“科技潮品”方程豹钛3开启预售 预售价13.98万-20.38万元
04-11
-
7
传祺向往S7上市 “限时价”16.98万-22.38万元
04-11
-
8
长城汽车2024年净利润126.92亿元 同比增长80.76%
04-11
-
9
超1.7万车次参与 深圳启动超大规模车网互动实测
04-11
-
10
新能源汽车迈入“四电时代” 仰望U7售价62.8万元起
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