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1月领跑车市 难掩销量下滑窘境
中国财富网讯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42.2万辆和253.1万辆,同比增长1.4%和0.9%,呈小幅增长态势。
作为合资品牌的领军企业一汽-大众,1月份销量为19.59万辆,位列车企第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市场稳步小幅增长的背景下,一汽-大众销量却同比大幅下降,其去年同期销量为24.16万辆,相比之下,今年1月的降幅达到了19%。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1月销量为10.58万辆,而去年同期销量为14.05万辆,同比降幅近25%。
2022年,一汽-大众定下的销量目标是200万辆,比2021年185万辆的销量高出约8%。从1月份的销量表现来看,一汽-大众今年的销售压力仍然不小。
整体来看,一汽-大众销量下滑显然受到芯片供应短缺的严重影响。现阶段,一汽-大众依然优先保证奥迪品牌的芯片供应,确保高利润车型的生产销售。然而,一汽-大众车型本身的问题同样不可忽略。
从具体车型来看,一汽-大众的几款主销车型都呈现出明显的销量下滑态势。大众品牌主力SUV探岳销量下降至8106辆,较去年12月份13495辆的销量减少了5千余辆。
去年5月份,探岳车型爆出“颗粒门”事件,其安装的颗粒捕捉器会导致油耗增加和加速无力等问题,由此导致探岳的口碑受到影响,月销量也从最高时的2万辆以上降至不足1万辆。为了提振探岳的销量,一汽-大众在终端进行了大幅度的优惠促销。此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探岳的销量颓势,但也未能使其回到之前的水平。今年,探岳将迎来中期改款,一汽-大众显然希望通过推出新车型来提升探岳的市场竞争力。
在轿车方面,一汽-大众迈腾的销量也出现了环比下滑,1月销量为15991辆,较去年12月下降了4638辆;速腾1月份销售26341辆,较12月环比上升,但同比仍下滑28.7%。同时,迈腾和速腾搭载的双离合变速箱的异响、顿挫等问题,也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焦点。
作为国内较早建设的合资车企,一汽-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早期发展阶段,曾凭借捷达车型树立了“皮实耐用”的品牌形象。此后,其德系工艺、技术和品质也曾获得众多消费者的认可。但近几年,一汽-大众的产品可靠性已备受质疑。而一汽-大众在速腾“断轴门”、探岳“颗粒门”等事件中表现出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加剧了用户与品牌之间的隔阂与对立。
相比之下,日系合资车企近年来在处理产品质量问题和消费者关系方面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其销量也处在良性上升通道。如一直以稳定质量著称的丰田品牌,近年来新产品也暴露出一些质量问题,但企业通过主动召回的方式积极解决,因而获得了消费者的理解。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至今,不仅规模冠绝全球,用车场景的复杂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也大大超过了其他国家。因此,消费者不仅需要质量稳定的产品,更需要与之相称的服务与体验。合资车企要做的,也不仅仅是将海外产品与技术引入国内,更重要的是认真对待消费者的诉求,满足消费者的期望。(百川)
责任编辑:热搜资讯
-
1
坚守安全高底线 “2025奇瑞汽车安全之夜”举行
05-16
-
2
降本增效成主旋律:新能源车企加速品牌整合
05-16
-
3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合计突破1000万份
05-16
-
4
乘联分会:4月乘用车市场“降价潮”明显降温 预计5月车市增长相对平稳
05-16
-
5
从上海车展看汽车业转型“中国速度”
05-16
-
6
岚图汽车4月销量再破万 1-4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77%
05-16
-
7
奇瑞集团4月销售汽车超20万辆
05-16
-
8
赛力斯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05-06
-
9
比亚迪海洋网5款新车上海车展首发
05-06
-
10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0上海车展开启预订
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