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待建立,将给车险带来哪些影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四部门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
何为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
这一制度是指综合考虑低速碰撞试验结果、易损零部件价格、常见维修项目工时等因素,预测不同车型赔付成本并进行分级,使其与商业车险保费相挂钩。
据了解,低速碰撞通常是指车辆速度为15公里/时左右发生的碰撞。由于大部分车险赔案与低速碰撞相关,因此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将低速碰撞试验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
这一制度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瑞典,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保险行业,亚洲部分国家也陆续加入。例如,英国各保险公司对未经低速碰撞试验的车型不提供商业险承保,仅提供强制险承保;德国保险行业协会对未进行分级的车型,建议保险公司按最高风险等级承保。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我国汽车和保险行业不断发展,我国目前已具备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的需求和条件。
在安徽省芜湖市一家新能源车企总装车间里,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发(肖本祥 摄)
建立这一制度,将带来哪些影响?
一方面,有助于保险行业准确厘定保费。
数据是风险测算和车险定价的重要依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表示,新能源车数据积累时间短、相对缺乏,同时随着车型快速迭代、造车技术和维修体系不断变化,历史数据的有效性也十分有限。
专家认为,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能够进一步丰富现有定价要素,提升新车型风险定价和保费厘定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帮助消费者准确了解车辆维修经济性。
车型结构风险、零配件价格等是决定车辆维修成本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影响了车辆保费水平。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数据显示,约110个国内主流汽车品牌中,2021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分别有73、88、98和98个品牌常用配件价格上涨,平均调增幅度分别为9.91%、7.72%、7.53%和10.59%,其中59个品牌连续3年半涨价。
特别是在新能源车维修成本方面,中国人寿财险车辆保险部总经理吕飞表示,消费者可选维修渠道较窄,维修技术、配件供应等方面存在壁垒;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工时价格较高;新能源汽车常运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等高度集成化制造方式,并装载大量智能化设备,维修难度和费用高。
业内人士认为,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能够帮助消费者准确了解不同车型在低速碰撞试验下的表现、维修经济性及预估保费水平,减少信息不对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责任编辑:汽车组热搜资讯
-
1
标配天神之眼C、云辇-C 比亚迪海狮06售价13.98万元起
07-29
-
2
2026款吉利银河E5上市 续航提升至610km
07-29
-
3
加速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如祺出行发布“Robotaxi+”战略
07-29
-
4
“0公里二手车”炮制虚假繁荣 极氪公司户销量异常疑云难消
07-29
-
5
北汽集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
07-29
-
6
车企与智驾提供商加深合作 宝马联手Momenta发布专属智驾系统
07-29
-
7
岚图锁定20万辆年销目标 公司称正与华为开展更深度合作
07-29
-
8
第22届长春汽博会、第七届红旗嘉年华活动启幕
07-29
-
9
2025一汽奥迪投资人年中经营策略沟通会圆满召开
07-29
-
10
比亚迪承诺:为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07-29